2008年1月5日 星期六

太陽能光電玻璃 台科大產學技轉

簡評:
台科大楊教授的"發明"就是典型的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是太陽能應用終極的表現,發展已十來年.BIPV在歐美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太陽能模組設計方法.
作為一種普世應用,台科大的發明充其量只是"試圖追趕上國外進度",其獨特性(比Sharp或Sanyo或Unisolar的特殊性頗不如)與可行性(造價過高)甚為有限.這方面可以從工研院工業材料雜誌中看到端倪(楊教授有篇關於此BIPV的專文).
BIPV的重點不在其封裝是否有自行清潔的功用,也不在其隔熱效果是否真的夠行,只要其內包裹的太陽電池本體效能不夠,BIPV的價值就打了折扣.
終歸一句:發展替代能源,別把整合功能當作目標,真正的目標應該在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
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

台科大教授楊錦懷昨天展示自潔隔熱發電三機一體的太陽能光電玻璃等多項節能建材,每平方米每月可發電七度。
第二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昨天在台科大登場,會中邀請各大學發表節能研究成果,其中目前在進行產學技轉的三機一體太陽能光電玻璃節能建材最受注目。
台科大表示,這種太陽能光電玻璃可利用於大樓的玻璃帷幕上,也可應用在大型建物的採光罩或一般透天厝的屋頂光電板上。主要的設計是將傳統的吸光板製作成一塊塊的玻璃,省去封裝等繁雜技術,施工比較便利。
台科大教授楊錦懷說,每平方米建材及施工價格是八千至一萬六千元,經濟部能源局目前提供施工總金額的一半金額補助。加裝吸光玻璃的住戶或大樓,如加裝與台電電力系統併聯的設備(約為節能建材施工的五分之一價格),就可不另裝電池,每月每平方米可產生至少七度的電力,住戶和大樓可透過與台電訂定契約,將未用完的殘留電再賣給台電。
假設一棟建物的採光罩,使用三百平方米的三機一體節能光電玻璃,建材施工費用以每平方米一萬元計價,共計三百萬元,目前經濟部能源局補助一半,建物主實際付約一百五十萬元。另外裝設與台電系統的併聯轉換設備約三百萬元的五分之一,即六十萬元,所以建物主共需花費兩百一十萬元的費用。
由於每平方米有七度的發電,電費每度三元,以平方三百米的面積來算,一個月可省下六千三百元,推估一年約七萬五千六百元,二十八年可以回本。
明道大學則推出氫能車,已發展到第四代,參與的學者張奇龍說,氫能車是利用氫電池帶動車子的動力,完全無污染,但目前造價仍偏高,一顆電池就要上百萬元,未來盼能發展出更便宜及輕便的車子,校方計畫年底推出第五代改良車。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環保節能趨勢 LED產業愈來愈亮

LED產業回顧與展望專題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一日電

手機背光源應用在1998年掀起LED產業的第一波大幅成長,在環保節能推波助瀾趨勢下,再度照亮產業前景,同時推升產業達新一波高峰,包括手機、NB背光源及路燈等,都將成為今年成長主力,LED產業可說是愈來愈亮。
全球LED產業因1998年手機開始使用高亮度LED為手機顯示器背光源,使高亮度LED呈現第一波成長高峰,2000年至2001年全球經濟景氣遲緩,手機銷售成長停滯,以及LED廠大幅擴充產能,導致市場供需失調,產品單價大幅滑落,以致市場規模衰退。
直至2002年彩色手機風潮,帶動高亮度LED需求再起,推升產業呈現二位數成長。2005年再度陷入成長趨緩期。
2007年,受惠京都議定書以及ROHS環保規範下,帶動環保節能與開發新能源的需求高漲,LED的應用產品因此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觀察去年LED產業發展,為了縮小與其他競爭光源價格落差,LED價格仍將持續下滑趨勢,不過在顯示器背光源、特殊照明光源與汽車光源LED化比例提高帶動下,預估今年全球LED市場回到二位數成長。
台灣工銀證券表示,隨著應用面不斷擴大,LED面板背光源被視為下一階段最大推升動力,除了電子產品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的照明相關應用也不斷增加,使得LED產業成長呈現多元化的現象。
根據IEK預估,2008年台灣LED產業可成長2成,其中LED照明市場規模約3.4億美元。
市場對於台灣廠商2008年成長有相當的期待,不過對於業者同步擴充產能,是否造成供給過剩出現部分雜音,是後勢值得關注的問題。
綜觀LED各家廠商2008年展望,論成長力道,及接單透明度,非佰鴻莫屬,主要來自於中國市場的訂單需求相當強勁,公司預估年營收成長約5成,獲利至少有7成成長,將有機會進一步挑戰1倍。
上游晶粒龍頭廠晶元光電,及下游封裝大廠億光預估,今年營收成長都有3成以上的力道,晶電表示,營收成長3成應沒問題,獲利受惠產品結構更好,將優於營收成長。
至於新世紀因為基期低,預估今年至少有2-3成的成長力道,內部設定挑戰5成的目標。

日本計劃大力打造太陽能社會

共同社12月31日電

日本政府30日表示,作為全球變暖對策的一環,今後將普及太陽能發電,到2030年使設置太陽能電板的普通住宅從現在的約40萬戶增加到1400萬戶,約佔日本總戶數的三成。政府將把該目標寫入《能源革新技術計劃》,在明年的八國集團峰會上公佈。  為了開發一般家庭也能購買的低成本新型太陽能電板,政府將於2008年聚集一批國內外專家,成立國際研究機構。2008年度預算為此撥出了20億日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相關經費。  一台標準型3.7千瓦太陽能發電設備可滿足一家四口人的電力消費,並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今後將有更多的家庭享受太陽能發電帶來的好處。

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用道路集熱 燙腳柏油 變暖氣製造機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曾被柏油路燙到腳的人,應該很清楚柏油吸熱的能耐。一家荷蘭公司十年前研發出的系統,讓道路、停車場吸收的熱能,可轉為取暖所用。不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還能節省暖氣帳單。
荷蘭Ooms公司在Avenhorn村的水溫系統,靠著180公尺道路及一個小停車場收集的熱能,可供一棟四層樓的70戶公寓取暖。Hoorn市郊占地約1.5萬平方公尺的一處工業區,藉由3,344平方公尺路面收集的熱能過冬。荷蘭南方的空軍基地,停機坪的暖氣來自機場跑道收集的熱能。
荷蘭的Ooms公司在柏油路面下鋪設密布的塑膠水管,以水吸收路面的熱能,能將道路、停車場的熱能,轉供住宅、辦公室的取暖所需。美聯社

這些能量全來自荷蘭陰暗的天空,當地很少有曬得滿頭大汗的晴天,卻一樣可以藉太陽能取暖。
道路能源系統(Road Energy System)是太陽能最不尋常的應用。太陽是地球最穩定的能量來源,每小時輻射到地球的太陽能,超過人類全年所需的能源。但現在太陽能只提供全球0.04%的能源,因為造價高昂,能源轉換效率低。
不過鼓吹太陽能的人指出,相對於其他替代性能源,太陽能的缺點最小。風力發電受限於風,水力發電得興建衝擊生態的水壩,生質能源會與食物爭奪可耕地。而太陽能哪裡都有。
不過,Ooms的道路恆溫系統造價太貴,效率太低,難以解決世界的能源問題。事實上,這套系統當初只是道路維護計畫的一個分支。
Ooms在柏油路面下鋪設密布的塑膠水管,以水吸收路面的熱能,然後把加熱過的水打到地下的天然含水層中,常年維持在攝氏20度。幾個月後,這些溫水就重新汲取到柏油下的管線,使路面冬天時不會結冰。同樣一套系統也可在大熱天時汲取冷水,幫建築物散熱。
儘管這使道路造價加倍,這套水力恆溫設備可以減少路面凍結的損害,延長道路橋樑的壽限;還能降低路面冰滑造成的交通意外。
到後來,營運商發現他們在夏季汲取的熱能超過維持路面所需,於是他們請建商延長管線,把這些熱水引進屋子,加熱腳下的地板。
這些天然熱水通常不夠熱,因此還要再加熱後才能充當取暖用。水取暖系統造價是一般天然氣系統的兩倍,不過,這能使冬天的取暖帳單減半,也能減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
這些「另類」太陽能科技有望在未來繼續發展,與太陽能發電面板一同為地球「減碳」。New Scientist雜誌一篇文章說:「想靠太陽能提供所有能源,已不再不切實際。」(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