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江蘇:能源瓶頸是這樣被打開的

簡評:
讓我們來看看目前大陸的能源政策,就知道未來該往哪裡尋找機會!
----------------------------------------------------
新華網南京1月15日電(記者 鄧華寧)
傳統工業大省江蘇在邁入重化工階段後,工業能耗已佔全省能耗總量的80%,高于全國平均值10個百分點,遠高于廣東、浙江、上海等沿海省市。
江蘇通過工業節能、科技造能兩種手段,大力推進節能減排,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單位能耗下降4.02%,為“十一五”實現單位能耗下降20%的約束性指標打下堅實基礎。
摸清能耗家底 找準節能突破口
“經濟結構和產業基礎決定了江蘇節能降耗的難度很大。”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顧衛東表示。2005年,江蘇省每萬元GDP的能耗為0.92噸標準煤,比全國1.22噸標準煤的平均水平低25%,能源利用的效率已經在全國領先。江蘇節能空間相對較小,完成約束性指標的壓力較大。
根據國家分解的指標,江蘇省“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需要分別削減15.1%和18%,遠高于全國削減10%的平均水平。
怎樣使經濟發展從“又快又好”轉變為“又好又快”,確保完成“十一五”節能降耗的硬指標?工業節能是關鍵。江蘇省經貿委能源處負責人介紹,工業能源消費量約佔江蘇省能源消耗總量的80%,這一比重決定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的高低對單位GDP能耗高低起著關鍵作用。
從工業行業消費結構看,江蘇主要能耗來自兩大部分,即制造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其中,制造業能耗佔工業總能耗的近70%;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佔工業總能耗的近30%。在理清能源消費結構的基礎上可以看出,這兩大行業應當成為江蘇省工業節能的重中之重。
把好能耗源頭關 勾勒循環利用鏈
江蘇省經貿委主任韓慶華介紹,認清能源消耗結構後,江蘇把節能作為解決能源問題的根本出路,嚴把能耗增長源頭關。
2006年,江蘇啟動全省性節能降耗工程。全省對冶金、建材、化工、電力、紡織等5個重點行業實施能耗總量控制,對年耗能5000噸標煤以上的重點企業,運用各種新技術,係統組織實施節能降耗工程。  2007年上半年,全省有近30條新型幹法水泥窯實施純低溫余熱發電改造,水泥行業能耗降低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9個百分點。
江蘇省還對高耗能行業制訂強制性的能耗限額標準,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設備能效標準,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盲目發展。建立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2007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紡織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投資增幅均大幅回落。
微觀層面上,重點耗能企業挑起節能大梁。全省41515家規模以上企業中,被列入國家1000家耗能監測名單的有67家企業,雖然僅佔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的0.2%,但其綜合能耗卻佔到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的35.4%。通過不斷強化管理和改造,目前這67家企業綜合能耗的增長速度已經低于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14.5個百分點。
“工業廢水、廢氣、廢料不是垃圾,而是沒有被利用的資源。”沙鋼集團副總裁龔盛告訴記者。2007年,沙鋼集團已經實現轉爐“負能”煉鋼,企業“三廢”全部回收利用,還通過短流程實現熱能綜合利用。成為我國鋼鐵行業第二家實現全幹熄的企業,僅此項每年可回收能源6.5萬噸標準煤。2007年沙鋼依靠循環經濟節省20億元。
如今,在江蘇星羅棋布的工業園區,企業內部以及企業之間,通過技術創新,多渠道、全方位探索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新途徑,把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條條能源循環利用的鏈條被勾勒出來。
淘汰落後產能 鍛造清潔能源鏈
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後,江蘇以此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全年共關閉“小化工”1934家,其中太湖流域關閉1197家,淘汰小火電機組184萬千瓦、落後煉鋼煉鐵能力241萬噸、小水泥300萬噸。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已淘汰高損耗變壓器、空氣壓縮機、鍋爐、電機等落後用能設備6300多臺(套),其中電力係統淘汰S7型及以下變壓器5000臺,居全國前列。
在淘汰落後的同時,江蘇還大力開發清潔能源。江蘇省不久前決定,“十一五”期間將投資1500億元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重點包括太陽能利用、半導體照明、新型動力型電池、節能、綠色能源等領域重大關鍵技術的開發以及產業化。
江蘇省經貿委電力處處長李強說,到“十一五”期末,江蘇省能源需求總量將增加到2.2億噸左右,電力需求約增長70%,能源將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在電力建設中,目前新能源的投資只佔5%左右,未來3年內將增至10%以上。
目前,在太陽能光伏產業鏈方面,江蘇有無錫尚德、南京中電光伏等一批上規模、高水平的骨幹企業,擁有6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和20多項發明專利。太陽能硅片產能佔全國70%。風能產業方面,江蘇省規劃“十一五”期間建設風電項目100萬千瓦,現在在建和已確定的項目有如東一期10萬千瓦、二期10萬千瓦、東臺一期20萬千瓦、大豐風電20萬千瓦等。目前,從風機、葉片到齒輪箱等風電設備的零部件,在江蘇已大部分完成了國產化。生物質能產業化正在江蘇各地蓬勃開展。江蘇第一座焚燒垃圾的發電廠,已于2005年10月正式並網發電,計劃和在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還有無錫、蘇州等地的10座。全省目前已建成並投入運行的秸稈氣化工程約61處,年利用秸稈1萬多噸。
“過去以化工為主的南京市,目前已形成較完整的風電產業鏈條。未來15年,國家要將風電比重從現在不足1%,提高到15%以上。江蘇正在開展‘海上三峽’計劃,要在沿海建設3000萬千瓦裝機總量的風電電廠。江蘇正在把風能、太陽能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變成開發的主打產品。”南京汽輪公司總經理沈群告訴記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