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追逐一兆元產值的太陽能--全球原油價格一再創天價,如果問未來十年最火紅的能源產業是什麼?除了太陽能,還有什麼?


文/黃克昌;財富人生授權刊載

太陽能是最純淨的再生能源之一,具有技術成熟、使用壽命長、普遍性、維護成本低、不受地理環境限制的特性,可以說產業發展前景樂觀。由於油價屢創新高,接近100美元的天價,帶動各國加速推動替代能源計畫,加上太陽能資本投資不大,技術障礙不高,專利侵權問題也不大,國外又有多家設備廠商提供整廠設備技術輸出,降低了產業的進入障礙,使得太陽光電產業成為國內廠商積極投入或是產業轉型最熱門的標的。
下一個兆元產業
究竟太陽能適不適合台灣投入發展?以目前太陽光電的兩大主流—矽晶太陽能電池及薄膜太陽能電池來看,矽晶太陽能技術與半導體技術息息相關,薄膜太陽能技術與TFT製程有共通之處,均為台灣強項,或是III-V(三五)族太陽能電池,台灣也有全球最大的LED磊晶工業,這些都是台灣的優勢所在。
太陽能的主要原料為矽,目前全球矽純化產能有限,造成市場短缺,而台灣缺乏矽純化的上游產業,產業發展受制於人。雖然國內的業者積極規劃投入多晶矽純化產業,經濟部也爭取國外大廠到台灣設廠,然而多晶矽純化製程污染問題嚴重,耗電量高,以台灣環評不確定性高、評估時間冗長,不利廠商設廠,加上國內再生能源法延宕5年,遲遲未能通過,現行補助金額不高,而且政策壓抑油、電價格上漲,使得民間缺乏誘因裝設太陽光電設備,造成國內市場不足,導致下游廠商缺乏實務經驗,不利市場的拓展,這些則是台灣發展太陽能產業的挑戰。
不過,今日太陽能公司已成全球股市中最熱門的投資寵兒,而且都是高價族群的代表,台灣藉由成熟的半導體製造技術積極跨入,也造就許多優質企業。
在2005年之前,市場熟知的太陽能公司僅有茂迪、益通、旺能、光華能源等數家,但是,現在台灣上市櫃公司宣布投入太陽能發展的公司已經超過40家,成為台股中的一大族群,國內太陽光電協會會員也近近300家,隨著這麼多廠商的加入,太陽能產業有機會能成為台灣的下一個兆元產業。
產業鏈兩端毛利高
專研太陽能產業的永豐金控研究處專業經理余文耀分析,太陽光電產業鏈共分為最上游的多晶矽純化、中游的長晶/切晶、太陽能電池製造、下游的模組及系統安裝等五個區塊。
以目前產業結構而言,最上游的多晶矽純化因為資本投資大、技術難度高;最下游的系統安裝因為牽涉到各國法規及市場政策,在地安裝維修通路的設置,具有區域性的進入障礙,使得頭尾兩端的毛利率都高於中游製造,目前多晶矽純化廠商毛利率約有50%,系統安裝廠商毛利率也有30 %左右,中游的長晶/切晶毛利率約30%至35%,太陽能電池製造毛利率約10至15%,太陽能模組製造毛利率則在5%至7%,產業鏈上下游差距不小。以目前國內廠商最新投入情形如下:
多晶矽材料:
目前國內積極投入上游多晶矽純化製造的廠商有中油、台塑、榮化與億光合資的福聚太陽能、台半轉投資的山陽科技、台苯、茂迪投資的AE Polysilicon,太陽光電公司也與俄羅斯研究單位合作發展多晶矽純化。
投資多晶矽的廠商大部分都與化工背景有關,因為多晶矽純化為化工製程,從這個觀點看來,化工廠商成功的機會較高,尤其是擅長生產管理降低成本的台塑,若開始投入,應該是最具成功希望的業者,然而台塑尚未敲定技術移轉來源,其他廠商目前的技術來源也十分神秘,但以計畫投入的資本規模來看,中油、台塑、榮化都在百億以上。
長晶及切晶:
在中游長晶及切晶製程,目前國內代表廠商有中美晶、合晶、綠能,新加入者有統懋、鼎元,旺矽則是跨入純切晶製程,茂迪也擴大向中游長晶及切晶製程垂直整合。
以長晶、切晶來看,技術進入門檻不高,相關設備也有廠商提供整廠設備輸出,在純代工的業務上,預期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如果擁有料源自主的比例較高,如中美晶與合晶,在目前矽原料短缺的狀況下,獲利能力相對較佳。
在市場競爭下,未來電池業者應會加速向上整合,假使專業長晶、切晶業者在製程良率上不能與客戶自製保持一定差距,則將會出現生存危機。
太陽能電池
在太陽能電池製造方面,目前國內代表廠商有茂迪、益通、旺能。由於太陽能電池製造的整廠設備一條線僅需3、4億元,門檻不高,促使上市櫃公司投入者眾。在矽晶太陽能電池領域,新進廠商包括昱晶、新日光、茂矽、昇陽、科冠、太陽光電、燿華、強茂併購的艾德、燦坤等。
然而矽晶太陽能電池目前面臨缺料的問題,後期成立的廠商掌握料源狀況較差,未來獲利率及產能利用率值得關注;在三五族太陽能電池領域,加入者以具有相關技術背景的LED磊晶廠商居多,包括晶電、華上;在新興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大部分都是新進廠商,藉由向國外設備大廠購入整廠設備技術進入領域,不過其製程中與TFT面板製造的鍍膜技術有高度相似性,因此TFT面板關係企業也都準備投入,例如群創、華映關係企業的綠能、聯相、富陽、大億光能、威奈、鑫笙、旭能光電等,連矽晶太陽能電池業者茂迪也開始跨入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傳聞具有相關技術能力的友達、奇美電也有計畫,另外還有永光化學,利用其染料專業發展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模組
在太陽能模組製造方面,國內投入的廠商有鼎元投資的頂晶、李洲投資的奈米龍、立碁投資的立碁光能、福華科技、知光能源、華上與東貝共同投資的華旭環能、益通集團的生耀光電、廣運投資的太極能源。太陽能模組進入障礙為產業鏈中最低的一環,毛利率也因此較低,目前約5至7%,較不具投資價值。不過,余文耀分析,生耀光電鎖定發展較具利基的建築一體型太陽能板及車用太陽能天窗,主要股東為益通集團、國內汽車天窗龍頭信昌機械、裕隆汽車及宏碁集團,應是較值得留意的一家。
零組件與設備
在太陽能關鍵零組件方面,國內有國碩投入太陽能導電膠的生產,興勤轉投資的元耀開發太陽能模組轉線盒的整流二極體,台達電、茂迪、達方投入太陽能變頻器的製造,台玻投入太陽能模組所使用的強化玻璃製造,台虹為杜邦代工太陽能相關封裝材料。設備方面,廣運與德國太陽能設備大廠Centrotherm簽訂代工合約,其他如志聖、盟立、日揚、帆宣等則都在積極發展中,不過台灣設備商目前無法掌握製程關鍵設備,無法提供整廠輸出,加上也沒有出貨實績,因此若無法得到國外代工訂單,短期仍會以採購國外設備為主。
太陽產業,誰勝出?
台灣在太陽光電產業投入者雖然眾多,但是大部分以技術移轉投入中下游的長晶、切晶、電池及模組製造為主,屬於利潤率較低的環節,廠商產品同質性很高,差異化有限,未來競爭必然相當激烈,決勝的關鍵將是:良率、轉換效率、料源掌握力及垂直整合佈局。
目前看來,老牌的中美晶、合晶、茂迪、益通較具機會勝出;在上游多晶矽製造方面,因其製程仰賴高度化工專業,中油、台塑、榮化的成功機會較大,尤其以擅長成本降低的台塑,最具有明星相;在模組方面,生耀光電走利基市場路線,加上股東結構為上游供應商與客戶的結合,在「富爸爸」效應下,未來成功機率也較看好。
陽光贏家必讀三要訣
永豐金控研究處專業經理余文耀分析,投資太陽能產業及個股,必須注意三個面向:
一、政策面:政府的政策補助,將刺激太陽能電池裝置量的成長,例如日本早期的獎勵措施,造就日本成為當時全球最大裝設國;德國自2004 年起實施新再生能源法,大幅放寬政府補助政策;而美國加州去年的百萬屋頂計畫及布希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都使太陽能產業持續高度成長。
二、供給面:因為上游多晶矽材料料源不足,導致近期價格大漲,在市場供不應求下,太陽能產業一片榮景。但是,預估2009年供需可平衡,中下游產能將會過剩,屆時不免會出現價格戰,使得廠商毛利下滑,投資人應留意投資時個別的風險。
三、價格面:目前太陽光電發電成本約每度電30至50美分,至2020年時,太陽能發電每度電成本將降至5至8美分,因此,當成本降低,價格與一般市電形成黃金交叉時,就是太陽能電力普及的時候。根據市場最樂觀的預期,這個黃金交叉的時間在2012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