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矽薄膜太陽電池 (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 solar cells)此類型電池是在1970's最早開發,至1980's方有大的突破。主要之概念非常簡單,將結晶矽薄膜層積於較便宜的基板如次級矽材料、玻璃、石墨或陶瓷等。因為矽材料使用量變少,厚度約5~50μm,少了較耗能之矽錠成長與切片的製程,發電成本可望進一步降低,加上膜層結構與發展成熟之晶矽電池相同為PN接合,因此仍具有降低發電成本之優勢。但是矽為非直接能隙之半導體材料,其吸光效率較差,因此當材料厚度一直減少時,為提高太陽光的吸收效率,光吸收設計的概念將變得非常重要;而矽膜之品質(晶粒大小、晶界多寡會影響載子有效擴散長度)也是效率高低另一項指標。實驗室效率最高可達21.5﹪,Astropower曾經發表效率16.6%之產品,但已有數年沒有任何消息;德國Fraunhofer ISE也曾發表使用石墨基板,效率達13.4﹪之薄膜電池;三菱公司運用轉移的方法,將單晶矽基板成長之薄膜轉移至玻璃上面,製備100cm2的電池,效率則為16﹪,但仍不具有商業生產之價值。目前這類產品則以一米見方之玻璃基板為主,模組效率約8%。整體而言,此類電池效率落差之大,實驗室製程可否量產將決定產品之未來。
總部位於澳洲而工廠設於德國Thalheim的CSG(Crystalline Silcion on Glass)為目前市場唯一主打結晶矽薄膜的廠商,前身為Pacific solar由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技術團隊獨立出來,目前CSG-80模組輸出為75~90W效率6~7%已賣出1MW。在1.4m2的玻璃基板上沉積矽之後利用後處理使其結晶,因為後續使用之高溫製程,因此需要較高等級之硼玻璃,這項產品利用特殊的結構設計讓它能夠兼顧高效率與穩定的製程,n+-p-p+結構利用雷射脫落形成圖案,透過絕緣層的填孔,使其成為一個串接的結構,其製程線寬約為數百微米,因此適合各種塗佈製程,參考圖一。今年M. Keevers已讓小型模組達到10.4%的效率(29.5mA/cm2、492mV與0.72,面積94cm2,矽膜厚度僅2.2μm),接下來便是突破大面積矽膜不均勻之問題。
而德國Fraunhofer ISE的E. Schmich利用高濃度摻雜之矽錠切割而成的晶圓(270μm)當做基板,藉由磊晶的方式沉積高品質之矽膜(20μm),希望能降低晶圓的成本。結果若選用P+ Cz為基板效率為14.9%的 (28.4mA/cm2、655mV與0.80,面積92cm2);P+ mc為基板效率為13.6%的 (28.7mA/cm2、634mV與0.75,面積92cm2);而使用off-spec cast mc為基板時效率為10.6%的 (24.1mA/cm2、598mV與0.74,面積25cm2),當製程溫度超過920℃時,雖然可增加薄膜之結晶程度,使開路電壓(609mV)與短路電流(24.7mA/cm2)提升但填充因子(0.48)因Rs急速增加而下降,因此整個元件仍需最佳化。
圖一、電池結構示意圖 (上:太陽電池模組正面,下:模組側面,defined dimple and [darker] crater contact holes) 資料來源:Thalheim/材料世界網
碲化鎘薄膜太陽電池(Cadmium Telluride solar cells,CdTe)此類材料最早出現是在82年時由Kodak公司做出效率10﹪的電池,目前實驗室最高的效率是17﹪,由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實驗室創立,而大面積之模組目前最高約11﹪。吸收層主要是由P型CdTe與N型CdS形成,為直接能隙材料,因此僅需數個微米之厚度,即可將太陽光完全吸收。因為材料成本過高、碲蘊藏量有限與鎘的毒性,使人們不願接受這類產品,在2000年時總產能不過70MW,但是美國的First solar經過幾年的努力後,透過大面積化降低成本,加上設置模組回收基金與完善之回收機制,已成功打入德國市場,參考圖二,產能由2004年1.4MW、2005年25MWp、2006年100MW到今年更喊出200MW驚人的數量,結果將於年底分曉,如果屬實將直逼大陸尚德,甚至可能超過,不過如此之成長力道的確不得不讓人佩服這個產業的瞬息萬變了。
另一家德國廠商Antec Solar相形之下就顯的保守多了今年(2007)僅7 MWp,而明年即將加入的廠商僅有四家,其餘廠商仍處於觀望的狀態:是否有新的技術可以提升效率以及材料是否還有降價的空間,畢竟此類產品仍需要一個完善的回收機制。由ZSW Michael Powalla的報告中將CIGS與CdTe作一詳細比較,指出當模組效率為12%時發電成本約$1.4/W,到2013年時模組效率達到15%時發電成本可以降至$0.7/W,才具有市場競爭力。
圖二、First solar 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 (左:型錄,右:實體展示)
銅銦鎵二硒太陽能電池(Copper Indium Gallium Diselenide Solar Cells,CIGS或CIS) 此類型電池的研究始於77年Maine大學,材料由原先銅銦硒三元素,簡稱CIS演變至四元素銅銦鎵硒,簡稱CIGS,同時具有較高之轉換效率,因此這類產品目前幾乎沒有使用三元之組合,但仍有人簡稱為CIS。為直接能隙材料,藉由調整各元素之比例,可形成N型或P型,並可調整其能階大小由1.02ev至1.68ev,其理論效率可達到~30%,加上高吸光係數,吸收層材料使用量使之低材料更少,透過捲對捲製程,達到將低成本之目的,因此成為各國學者競相研究的標的。(由於圖檔無法顯示,完整內容請詳見材料世界網http://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64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